Circulatory Physiology Department, AA Bogomoletz Institute of Physiology, Kiev, Ukraine.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12 Jul;39(7):608-13. doi: 10.1111/j.1440-1681.2012.05718.x.
高膳食钠(Na+)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然而,其潜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盐饮食(HSD)喂养 1 个月的 Wistar 大鼠是否存在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内皮超极化反应异常,如果存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或抗氧化剂替米沙坦能否使这种反应恢复正常。使用穿孔膜片钳技术在大鼠主动脉内皮上记录膜电位。
乙酰胆碱(2 μmol/L)产生对 TRAM-34(中介电导钙敏钾通道(IK(Ca))阻断剂)敏感的超极化,但对小电导钙敏钾通道(SK(Ca))阻断剂 apamin 不敏感。NS309(3 μmol/L),一种 SK(Ca)和 IK(Ca)通道激活剂,产生的超极化与 ACh 相似。
在 HSD 组中,与对照组相比,ACh 诱导的超极化明显减弱,而对照组给予的是正常饮食,而不是 HSD。同样,来自 HSD 喂养大鼠的组织中 NS309 产生的超极化也较弱。
HSD 与依那普利慢性治疗(每天 20mg/kg,持续 1 个月)相结合可使 ACh 诱导的内皮超极化反应正常化。慢性替米沙坦治疗(1mmol/L 替米沙坦加入自来水中 1 个月)可防止 ACh 超极化减弱。
本研究结果表明,饮食中钠(Na+)过多会导致内皮细胞无法产生正常的 IK(Ca)通道介导的超极化反应。我们的观察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 II 信号增加介导的氧化应激是饮食盐负荷期间内皮超极化改变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