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bbard J I, Jones S F, Landau E M
J Physiol. 1971 Aug;216(3):591-609. doi: 10.1113/jphysiol.1971.sp009542.
在7摄氏度至4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于体外对大鼠膈神经制备物的终板电位(e.p.p.s)和微小终板电位(m.e.p.p.s)进行细胞内记录。
e.p.p.s的量子含量和m.e.p.p.s的频率与温度呈现出大致相似的关系,在约20摄氏度及39摄氏度以上时出现最大值。
对e.p.p.量子含量变化的分析表明,约20摄氏度时的最大值伴随着量子释放概率p的类似最大值。39摄氏度以上的最大值与n的增加相关,n是释放所需物质的突触前储存量。
递质动员的速率在阿累尼乌斯图中呈线性,表观活化能为25千卡每摄氏度(-1)。
易化和强直后增强(PTP)被证明完全归因于p的变化。
有人提出,易化和PTP有共同的基础,并且(温度依赖性的)钙从其发挥作用的细胞内位点移除的速率,与结合到这些位点的钙量一样,是量子释放量的重要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