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rester T, Williams C A
J Physiol. 1977 Jun;268(2):371-90. doi: 10.1113/jphysiol.1977.sp011862.
采用酶解法分离成年大鼠心脏细胞,并使用萤火虫发光技术在细胞悬液中鉴定ATP。从未收缩10分钟的心脏获取的细胞悬液中未检测到三磷酸腺苷(ATP)。
结果发现,在有氧条件下保存的细胞释放的ATP为0.34±0.22μM/mg蛋白质,而缺氧处理的细胞最初释放的ATP为1.28±0.41μM/mg蛋白质。
添加浓度为2 mM的Ca(2+)会使细胞最初挤出0.4±0.14μM/mg蛋白质的ATP。这归因于变力作用。
对液体悬液中的细胞外ATP酶活性进行了部分表征,在温度37℃时,其米氏常数(K(m))为13μM,ATP水解的最大反应速度的一半(V/2)为18.3μM/分钟。在25至37℃之间,酶活性的温度系数(Q(10))为4。缺氧条件或哇巴因均不影响酶活性。
如果这些量的ATP是由体内缺氧的心肌细胞释放的,那么必须得出结论,ATP在心肌血流的局部控制中起主要作用。
有人提出,ATP通过肌膜从细胞内池释放,并且结构膜蛋白构型的改变控制着挤出的ATP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