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desborough J
Biochem J. 1977 Jun 1;163(3):467-76. doi: 10.1042/bj1630467.
面包酵母微粒体部分中的3':5'-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对环磷酸腺苷具有高度特异性,不受环磷酸鸟苷、环磷酸肌苷或环磷酸尿苷的抑制。30微摩尔乙二胺四乙酸可使催化活性丧失。在30℃和pH8.1条件下,米氏常数为0.17微摩尔,茶碱是一种简单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常数为0.7微摩尔。在0.25微摩尔环磷酸腺苷时,最适pH约为7.8,因此在酵母生理pH范围内,该酶活性的变化方向与腺苷酸环化酶相反[最适pH约为6.2;隆德贝里和努尔米宁(1972年)《化学学报》26卷,3396 - 3398页]。
在pH7.2时,酶从稀微粒体悬浮液中的解离随离子强度增加而增加,在0.3M氯化钾时几乎完全解离。在相同离子强度下,氯化镁比氯化钾或氯化钠引起的解离更多,但在低氯化钾浓度下,结合需要少量游离二价金属离子。在0.1M氯化钾中,pH4.7至9.3之间结合减少。在pH7.2时,5至20℃之间结合与温度无关。这些观察结果表明这种结合是静电作用而非疏水作用。
结合活性的比例随微粒体部分浓度增加而增加,在22毫克蛋白质/毫升和pH7.2时,离子强度为0.18时结合活性比例为70%,离子强度为0.26时为35%。推测在体内大量的酶与颗粒结合。
在5℃、10毫摩尔磷酸钾、pH7.2条件下,氯化钾增溶的酶的表观分子量随酶浓度从约200000降至40000。在存在0.5M氯化钾的情况下,在20倍的酶浓度范围内观察到恒定分子量约为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