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China.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09 Aug;36(8):834-8. doi: 10.1111/j.1440-1681.2009.05154.x. Epub 2009 Feb 9.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电图(ECG)右心室流出道(RVOT)室性早搏图形与目标部位三维分布之间的关系。
研究纳入了 33 例连续患者。使用非接触式标测定位目标部位,并通过成功消融加以确认。将 RVOT 三维重建几何图形中的目标部位分布按三个方向进行分类:(i)前/后(A/P);(ii)游离壁(F)/间隔(Se);和(iii)上/下(Su/I)。然后根据目标部位的三维分布分析 ECG 特征。
有助于确定目标部位位置的指标如下:(i)QRS 持续时间(> = 150 msec = F;< 150 msec = Se;P < 0.05);(ii)下导中 R 波形态(RR'或 Rr' = F;R = Se;P < 0.05);(iii)下导中 R 波振幅(高 = Se;低 = F;P < 0.05);(iv)V(1)导中初始 r 波宽度(宽 = F;窄 = Se;P < 0.05);(v)aVR 和 aVL 中 QS 波振幅(如果 aVR < aVL,则为 A;如果 aVR >= aVL,则为 P;P < 0.05);和(vi)V(1)和 V(2)导中初始 r 波振幅(如果 V(1)>= 0.15 mV 且 V(2)>= 0.3 mV,则为 Su;如果 V(1)< 0.15 mV 或 V(2)< 0.3 mV,则为 I;P < 0.05)。
总之,ECG 特征与三个方向上的目标部位位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