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artment of Entomology, One Shields Avenu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CA 95616, USA.
J Anim Ecol. 2010 May;79(3):650-61. doi: 10.1111/j.1365-2656.2010.01664.x. Epub 2010 Feb 10.
昆虫宿主-寄生系统的种群动态在许多自然和管理生态系统中都很重要,并且激发了许多生态理论。然而,生态学家对自然宿主-寄生动态中物种相互作用、非生物效应和密度依赖性的相对强度知之甚少。通过纳入多个因素、测量误差和嘈杂动态,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将提供更有信息量的结果。
我们使用一种新颖的最大似然和状态空间模型选择分析方法,对 21 年的羊毛熊毛毛虫(Platyprepia virginalis)及其局部宿主特异性的蝇类寄生蜂(Thelaira americana)的年度普查数据进行了研究。
毛毛虫的密度变化幅度为三个数量级,受密度依赖性和前一个 3 月的降水驱动,但无法检测到寄生蜂的影响,尽管寄生率存在变化,有时甚至很高(>50%)。
从寄生率估计的蝇类波动受到前一个 7 月的密度依赖性和降水的影响。有边缘证据表明,宿主丰度作为一般线性效应驱动蝇类波动,但没有经典的 Nicholson-Bailey 耦合的证据。
状态空间模型分析包括新的似然计算方法,并允许在具有多个替代解释变量的非线性模型中平衡考虑效应幅度和统计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