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Sciences,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 UK.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10 Apr;37(4):410-6. doi: 10.1111/j.1440-1681.2010.05352.x.
醛固酮的作用超出了“盐皮质激素”的范畴,这一事实持续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近年来,有两个方面受到了特别关注。首先,醛固酮对心脏和血管系统可能造成的直接损害作用,以及在随机螺内酯评估研究和依普利酮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和生存试验中所表明的,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加入抗醛固酮治疗的明确获益。其次,醛固酮的非基因组作用的重要性已经变得清晰,其中一些可能是由独特的膜受体介导的。在过去的 5 年中,有证据将这两个方面联系起来,现在强调了醛固酮对心血管事件的快速、非基因组作用的作用。
然而,尽管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对于介导非基因组反应的受体的性质仍然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检查了相关证据,并提出在许多情况下,非基因组作用归因于经典的盐皮质激素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