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artment of Entom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CA 95616, USA.
J Anim Ecol. 2012 Sep;81(5):1095-102. doi: 10.1111/j.1365-2656.2012.01993.x. Epub 2012 May 3.
生态学家一直在争论昆虫食草动物之间的种间竞争的普遍性和强度,但对食草动物之间的促进作用关注较少。我们之前发现,当两种食叶毛毛虫共同出现在同一宿主植物上时,早期季节的虎蛾毛毛虫的取食会降低后期季节的毛毡毛毛虫的生长和繁殖。然而,夏季毛毡毛毛虫的密度与次年春季虎蛾毛毛虫的密度呈正相关。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实验操纵取食毛毡毛毛虫的数量,发现它们促进了虎蛾毛毛虫的生长。
宿主羽扇豆灌木丛下的凋落物层的深度与每丛灌木丛上取食的毛毡毛毛虫的数量呈正相关。夏季在羽扇豆树冠下额外添加凋落物会导致次年春季虎蛾毛毛虫数量增加,表明凋落物具有因果关系。凋落物可能提供食物、栖息地,并防止干燥和捕食。我们没有发现毛毡毛毛虫通过与凋落物无关的机制促进虎蛾毛毛虫的证据。
我们的研究表明,促进作用可能在昆虫食草动物之间发生,通过间接非营养相互作用跨越生命阶段。通过一种新的机制促进作用,即一种物种取食产生的凋落物的积累,对第二种物种是有价值的。促进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持续存在,远远超出了毛毡毛毛虫产生凋落物的范围,从虎蛾的角度来看,毛毡毛毛虫应该被认为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工程师。涉及栖息地改造的促进作用通常可以连接那些没有直接或营养相互作用的物种,而这些物种以前没有被认为会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