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Research Centre on Meat, Chengicherla, Boda Uppal Post, Hyderabad, India.
Br Poult Sci. 2013 Jun;54(3):329-36. doi: 10.1080/00071668.2013.790006. Epub 2013 Jun 3.
为了研究鸸鹋肉是否是一种潜在的红肉替代品,本研究旨在研究鸸鹋肉的胴体特性、近似组成、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特性以及感官属性。
胴体特性清楚地表明,鸸鹋是瘦肉、脂肪、皮肤和可食用副产品的重要来源,这些发现证实了早期的报告。
鸸鹋肉的近似组成表明,其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较高,脂肪、总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低,低于其他肉类动物的肉类。
鸸鹋肉的 pH 值、持水力、胶原蛋白含量和溶解度、蛋白质提取率、肌肉纤维直径和 Warner-Bratzler 剪切力值与其他肉类动物的早期报告相似。
鸸鹋肉颜色较深,呈樱桃红色,肌红蛋白含量显著较高,且肌红蛋白更容易氧化,初始变性肌红蛋白百分比较高。鸸鹋肉的初始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和游离脂肪酸百分比高于其他物种的肉类。
烹饪后的鸸鹋肉咖喱的感官评价显示,与印度最受欢迎的肉类——羊肉咖喱相比,得分非常高。
研究表明,鸸鹋肉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质量肉类蛋白质的新来源具有潜力。然而,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阐明年龄、性别、肌肉、宰前和宰后因素对不同胴体和肉质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