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umbach L, Leyssac P P
J Physiol. 1977 Dec;273(3):745-64. doi: 10.1113/jphysiol.1977.sp012121.
研究了细胞外介质钙浓度、离子载体A(23187)和镧对体外肾素释放速率的影响,特别着重于从大鼠肾脏分离的灌注肾小球所获得的结果。
当灌注液钙浓度从2 mM降低时,肾素释放速率呈分级且可逆性增加。在0.2 mM钙时可检测到释放增加;从2 mM钙变为无钙灌注液36分钟后,释放增加了三倍。从0.1 mM钙降至零钙时,释放也有类似的相对增加,但后一组释放的肾素绝对量更大。肾皮质切片在无钙孵育培养基中培养时,肾素释放同样增加。
A(23187)对肾素释放的影响较小。在对照期从2 mM钙变为添加A(23187)的无钙林格液时,释放增加减弱且延迟,比变为无离子载体的无钙林格液时更明显。当在之前1小时的对照期用0.1 mM钙灌注肾小球时,这种反应差异消失。在2 mM钙系列中,暴露于含或不含A(23187)的无钙EGTA - 林格液的肾小球,肾素释放无显著差异;在0.1 mM钙系列中,变为添加A(23187)的含EGTA的无钙灌注液后,释放增加显著大于无离子载体时。
向含钙和无钙灌注液中添加镧(1或0.05 mM)会导致肾素释放显著降低。随后去除镧,除非添加EGTA,否则释放速率不会恢复;在后一种情况下,肾素释放大量增加,导致肾小球中剩余肾素含量显著减少。
得出结论,钙通过对球旁细胞的直接作用影响肾素释放。数据支持先前的观点,即基础肾素释放是活性的、钙依赖性细胞体积调节的功能——细胞肿胀导致释放增加;并进一步表明膜结合钙对细胞膜对肾素的通透性有直接影响。
结果排除了钙刺激的胞吐作用是附着于分离肾小球的球旁细胞基础肾素释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