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nha-Vaz J G, Maurice D M
J Physiol. 1967 Aug;191(3):467-86. doi: 10.1113/jphysiol.1967.sp008262.
通过测量玻璃体中染料的浓度梯度来估计荧光素在兔眼视网膜表面的移动。这些测量是在活体中借助裂隙灯荧光光度计进行的,或者取自摘除眼球的冰冻切片。
在正常眼中,荧光素不会从血液穿过视网膜的任何部位进入玻璃体。当注入玻璃体时,它会迅速穿过整个视网膜表面,即使存在很大的浓度梯度。
多种在肾脏和肝脏中有效阻断有机阴离子转运的代谢和竞争性抑制剂,往往会消除荧光素在视网膜上的这种单向移动。
视网膜血管所占区域比视网膜的其他区域对抑制更敏感。透热疗法阻断血管会阻止该区域荧光素的交换。
那么,似乎存在有机阴离子从玻璃体中通过视网膜毛细血管和视网膜本身的主动转运。后一种系统可能位于色素上皮中,并且似乎向前延伸到虹膜的后表面。
由于兔视网膜血管壁与玻璃体自由接触,主动转运必定发生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本身。这些血管具有仅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的结构和通透性特征,可以推测阴离子转运系统为脑毛细血管所共有。
视网膜中转运的功能可能是通过阻止有毒物质从血液进入或通过清除作为有机阴离子结合的代谢产物来保护神经组织。或者,该机制可能与维持视网膜与脉络膜的正常粘连有关,因为观察到完全抑制后会发生视网膜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