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on M
J Physiol. 1972 Feb;221(1):93-104. doi: 10.1113/jphysiol.1972.sp009741.
通过分析在零至2×10⁶个光子(波长523纳米)·秒⁻¹·度⁻²(通过5.7平方毫米瞳孔)的不同背景光照水平下,从猫视网膜单个神经节细胞获得的刺激后时间直方图,背景光照对反应模式的影响与其对视觉敏感度的影响相关。
如果背景光照不超过临界值,约10³个光子(523纳米)·秒⁻¹·度⁻²(通过5.7平方毫米瞳孔),刺激感受野中心会导致在“开”时持续兴奋(即放电率增加),在“关”时兴奋停止(开中心单元),或者在“开”时持续抑制(即放电率降低),在“关”时抑制停止(关中心单元)。在这个低适应水平内,无论是否呈现弱背景光,神经节细胞都保持其最大敏感度。
然而,当背景水平超过临界值直至2×10⁶个光子(523纳米)·秒⁻¹·度⁻²时,简单的持续反应转变为具有两个相反极性瞬态成分的复合反应,要么在“开”时兴奋,在“关”时抑制(开中心单元),要么在“开”时抑制,在“关”时兴奋(关中心单元),并且随着背景增加敏感度开始降低,大致遵循韦伯定律。
有人提出,当神经节细胞的增益控制机制在低于临界水平的低背景光照下保持不活动时,它会给出简单持续反应,而当背景光照超过临界值时其增益控制机制变得活跃时,它会给出复合瞬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