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wa K, Obata K
J Physiol. 1982 Aug;329:143-61. doi: 10.1113/jphysiol.1982.sp014295.
从出生日(第0天)至第35天,采用电生理学方法研究了甲状腺激素对正常、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膈肌(胸骨区)神经肌肉接头(NMJs)发育的影响。
新生大鼠的甲状腺功能减退通过每日给母鼠注射丙硫氧嘧啶或在第1天皮下注射150μCi碘-131诱导。甲状腺功能亢进通过每日注射甲状腺素诱导。
在出生至第10天的正常大鼠中,肌纤维由多个神经元支配。到第20天,多神经元支配被消除,肌纤维仅接受单一输入。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大鼠中,多神经元支配的消除延迟5 - 8天,而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大鼠中,消除加速2 - 3天。
正常大鼠微小终板电位(MEPPs)的频率从第0 - 5天的每40秒1次增加到第25 - 35天的每秒1次。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的MEPP频率为同龄正常大鼠的25% - 65%。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中,直到第18天MEPP频率正常,但之后低于正常水平。在第22 - 23天测量的MEPP持续时间,相对于正常大鼠的MEPPs,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较慢,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较快。
正常大鼠出生时在接头外区域对乙酰胆碱(ACh) 的敏感性约为100mV/nC,到第26天降至1mV/nC。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中,第26天ACh敏感性高达30mV/nC;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中,第26天的ACh敏感性无法检测到。
对于成对的神经刺激(以50毫秒间隔施加),在正常大鼠中,第二个终板电位在第10天之前得到易化,在第16天之后受到抑制。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的大鼠中,发育过程中这种从易化到抑制的转变均未改变。
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的缺乏和过量分别延迟和促进了神经肌肉接头的发育。讨论了这种发育改变的可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