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n M C, Hopkins W G, Keynes R J
J Physiol. 1982 Jun;327:29-37. doi: 10.1113/jphysiol.1982.sp014217.
在小鼠中比较了去神经支配的以及完全神经支配但麻痹的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e.d.l.)的特性。
通过向右侧小腿单次或重复注射肉毒杆菌毒素使肌肉麻痹。同时通过坐骨神经切断术使对侧肌肉去神经支配。3 - 20天后切除肌肉,并在体外测量直接和间接等长收缩以及强直张力。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浴用高氯酸乙酰胆碱(ACh)进行等长收缩来评估ACh敏感性。
正如其他人的研究结果所预期的那样,去神经支配的肌肉比麻痹的肌肉更早且更快地对ACh产生敏感性。比目鱼肌去神经支配7天后以及趾长伸肌去神经支配8天后达到敏感性的短暂峰值。然而,2天后,完全麻痹的肌肉对神经抽搐和强直刺激的敏感性与去神经支配的肌肉没有显著差异。
在趾长伸肌和比目鱼肌中,麻痹和去神经支配的肌肉的直接强直/抽搐比率均下降。去神经支配的比目鱼肌中该比率的下降最初比麻痹的比目鱼肌更快,但10天后,两种肌肉中麻痹和去神经支配的肌肉的比率没有显著差异。此时,麻痹和去神经支配的肌肉的绝对强度没有差异。
得出的结论是,一旦与神经变性相关的急性效应过去,完全麻痹的小鼠肌肉的ACh敏感性和动态特性就会与去神经支配的肌肉相等。这一结果与以下观点一致,即哺乳动物骨骼肌结外特性的正常神经元控制仅通过活动来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