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iner S M, Bennett T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Medical School, Queen's Medical Centre.
Br J Pharmacol. 1992 Dec;107(4):1181-91. doi: 10.1111/j.1476-5381.1992.tb13426.x.
雄性纯合子布拉德福德大鼠(即抗利尿激素缺乏型)长期植入脉冲多普勒血流探头和血管内导管,在皮下注射高渗聚乙二醇溶液使它们血容量减少从而依赖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维持血流动力学状态5小时后进行研究。前期实验表明,在该模型中,预先输注培哚普利拉(0.05毫克/千克推注,0.05毫克/千克/小时输注)或卡托普利(0.2毫克/千克推注,0.2毫克/千克/小时输注)恰好消除了血管紧张素I(120皮摩尔)的升压作用,并且具有相似的初始降压和肾充血性血管舒张作用。2. 在生理盐水存在的情况下,培哚普利拉比卡托普利具有更持久的降压作用以及肠系膜和后肢血管舒张作用。在存在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 3毫克/千克/小时)的情况下,培哚普利拉的肾血管舒张作用未改变,而培哚普利拉和卡托普利的其他血流动力学作用减弱。因此,在L-NAME存在的情况下,培哚普利拉的所有血流动力学作用均大于卡托普利。
乙酰胆碱的肾充血性血管舒张作用被L-NAME和培哚普利拉消除,并被卡托普利显著减弱。然而,由于培哚普利拉和卡托普利自身会引起明显的肾充血性血管舒张,这种基线状态的改变可能对它们的作用有贡献。但这不太可能完全解释结果,因为在任何实验条件下,雷马卡林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均未改变。
单独的缓激肽或在生理盐水存在的情况下会引起肠系膜充血性血管舒张,而在培哚普利拉或卡托普利存在的情况下,缓激肽会引起明显的肾和肠系膜血管收缩。然而,在额外存在L-NAME的情况下,肠系膜血管收缩减弱,但缓激肽的降压作用增强。对这些观察结果的一种可能解释是,在L-NAME以及培哚普利拉或卡托普利存在的情况下,缓激肽会引起明显的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输出量减少。
培哚普利拉和卡托普利均未损害L-NAME的升压作用或肾、肠系膜或后肢血管收缩作用。实际上,在它们存在的情况下,L-NAME的作用通常会增强,这与培哚普利拉和卡托普利引起一氧化氮依赖性机制的激活,随后被L-NAME抑制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