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st G D, Holman M E, Spence I
J Physiol. 1974 Jan;236(2):303-26. doi: 10.1113/jphysiol.1974.sp010436.
已对豚鼠十二指肠肌间神经丛中的神经元进行了细胞内记录;通过细胞内电极通电流并记录膜电位变化,研究了其膜特性的某些方面。
膜电位小变化时,电流-电压关系呈线性,输入电阻范围为125至250兆欧。较大的超极化电流(引起20 - 40毫伏的变化)使输入电阻下降。
1至10×10⁻¹⁰安的去极化电流引发幅度高达95毫伏的动作电位。
引发动作电位时可区分出两种类型的细胞。一组中,动作电位和负后电位的形式与从其他哺乳动物神经节记录到的相似。第二组中,动作电位之后既有负后电位又有延长的超极化后电位,这与细胞电阻降低有关。
两组细胞在对透壁刺激的反应上进一步区分。只有那些未表现出超极化后电位的细胞能显示接受突触输入。
每种细胞类型产生动作电位的机制不同。从有可检测到的突触输入的细胞记录到的动作电位被河豚毒素消除。相反,从另一类细胞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在河豚毒素存在时依然存在。初步实验表明,在动作电位期间,这些细胞对钠离子和钙离子都变得通透。
在产生超极化后电位的细胞中,消除动作电位的钙成分可消除该超极化后电位。
讨论了这两组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