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gical Laboratories,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J Gen Physiol. 1937 Jul 20;20(6):879-93. doi: 10.1085/jgp.20.6.879.
一种从兔尿中提取和分级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去除兔尿中的非活性色原,但可以定量回收雌酮和雌三醇,用于这些化合物的比色测定。
兔尿提取物中的雌酮和雌三醇含量可以通过与磺胺酸重氮化形成的有色化合物的浓度以及科恩和马里安的改良苯酚磺酸试验来确定。雌三醇可以通过大卫首次描述的特定反应来确定。介绍了这些测试的技术。
将 300 微克雌三醇注入(a)发情、(b)怀孕、(c)假性怀孕、(d)发情时子宫切除、(e)假性怀孕时子宫切除、(f)卵巢切除的兔子体内,以雌三醇的形式排泄在尿液中。处于黄体期的雌性兔(b、c 和 e)排泄的雌三醇是没有黄体的雌性兔(a、d 和 f)的 3 到 4 倍。
当 300 微克雌酮注入相同类型的雌性兔时,类型 a、b 和 c 会同时排泄雌酮和雌三醇,类型 f 在卵巢切除后不久会同时排泄雌酮和雌三醇,但在去势 2 个月后只会排泄雌酮。子宫切除的动物(类型 d 和 e)在注射雌酮后永远不会排泄雌三醇。注射雌酮的动物尿液中的总雌激素(雌酮加雌三醇)在黄体期(b、c 和 e)的动物中增加 2 到 3 倍。
结论是子宫是将雌酮转化为雌三醇的部位,并且在没有卵巢控制的完全子宫中(例如,在长时间卵巢切除的动物中),这种转化不能发生。
无论是在注射雌酮的雌性还是注射雌三醇的雌性中,尿液中都没有回收所有注射的激素。最大回收率为 66%。当注射雌酮苯甲酸酯(600 微克)时,处于黄体期的动物(类型 c 和 e)从 94-98%的激素中回收,而卵巢切除的雌性(类型 f)约回收 79%。这些数据表明黄体分泌的物质对激素的破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某些尿液提取物中,生物测定的激素滴度略高于比色法滴度,这可能表明雌酮有轻微转化为雌二醇,特别是因为在任何提取物中都没有通过比色试验发现雌马酚。
在初始注射 300 微克雌酮 4 天后同时注射 300 微克雌酮和 500 微克孕酮,结果如下:(1)发情、子宫切除未交配和卵巢切除的雌性雌激素排泄增加,假性怀孕雌性略有减少;(2)长期卵巢切除的动物尿液中出现雌三醇,而未接受孕酮的对照卵巢切除动物尿液中没有雌三醇。这些发现证明,雌酮向雌三醇的转化是在孕酮的影响下在子宫中发生的。由于发情的兔子在注射雌酮后会产生少量的雌三醇,因此推断没有形成黄体的发情兔子的卵巢会在没有黄体形成的情况下产生少量黄体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