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oratory of Biophysics,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J Gen Physiol. 1946 May 20;29(5):277-97.
虽然已经有几篇关于具有大量视锥细胞的动物视网膜中感光色素的报道,但唯一可以确认的研究是 Wald 从鸡眼中发现的视紫质,一种对红色敏感的色素。
在化学性质方面,如 pH 稳定性范围和极性有机溶剂的影响,视紫质类似于视紫红质,但稳定性要差得多。
通过在 pH4.9 醋酸盐缓冲液中预先硬化视网膜,然后用 2%的胆甾醇提取,可以从惰性黄色杂质中进行部分纯化。在大多数提取方法中,视紫红质都是不可避免的污染物,但通过用 4%的 Merck 皂素在(3/4)饱和硫酸镁中提取未经硬化的视网膜,约 1 小时,可以将其降低到约 10%,因为视紫质的吸收。
发现视紫质的漂白速率是一级和线性的,与能量有关。
借助已知能量传输的彩色滤光片确定了视紫质的漂白有效光谱,在黄绿色处显示出 560mmicro 的最大值,在蓝色处有较低的平台。该光谱与人类锥体的灵敏度非常吻合,除了最大漂白效率的波长。人类锥体的最大灵敏度在 540mmicro 处。
先前关于漂白引起的视网膜 pH 和无机磷酸盐水平变化的报告无法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