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China.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11 Jan;38(1):63-70. doi: 10.1111/j.1440-1681.2010.05464.x.
细胞色素 P450(CYP)环氧合酶及其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内源性 CYP2J3/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是否介导缺血预处理(IPC)和缺血后处理(IPost)的心脏保护作用。
雄性 Wistar 大鼠接受两次 IPC 循环,包括 5 分钟缺血和 5 分钟再灌注,随后进行 45 分钟闭塞和 2 小时再灌注;IPost 由再灌注开始时的三个 30 秒再灌注和 30 秒再闭塞循环组成。选择性 CYP 环氧合酶抑制剂 N-甲基磺酰基-6-(2-丙炔氧基苯基)己酰胺(MS-PPOH;3mg/kg)在缺血前 10 分钟或缺血前 10 分钟开始再灌注时给予。通过与充满液体的压力换能器相连的血管造影导管连续测量心脏功能,并在实验结束时通过三苯基四唑氯化物染色评估心肌梗死面积。
使大鼠经历 IPC 和 IPost 同样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并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有趣的是,与 I/R 相比,IPost 但不是 IPC 显著增加 CYP2J3 mRNA(1.75±0.22 与 1.0;P<0.05)和蛋白(1.62±0.22 与 1.0;P<0.05),以及 11,12-EET 合成(分别为 6.2±0.2 与 2.9±0.2ng/mg 湿重;P<0.01)。缺血前给予 MS-PPOH 可显著降低 IPC 和 IPost 与 I/R 大鼠相比的 11,12-EET 合成(分别为 2.1±0.2、3.2±0.3 和 2.9±0.2ng/mg 湿重;P<0.01),但降低了 IPost 仅的心脏保护作用,如心脏功能和心肌梗死面积所示。
这些数据表明,内源性激活 CYP2J3/EET 可能是导致大鼠心脏 IPost 而不是 IPC 保护作用的必要触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