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n M C, Engberg I, Matthews P B
J Physiol. 1967 Oct;192(3):773-800. doi: 10.1113/jphysiol.1967.sp008330.
对麻醉猫的去传入比目鱼肌施加纵向振动,同时记录肌肉内本体感受器单根传入纤维的放电情况。确定了一些条件,在这些条件下,振动可用于选择性地兴奋肌梭的初级末梢,而不兴奋肌梭的次级末梢或高尔基腱器官。
使用100 - 500次/秒的振动频率。振动器能产生的最大振动幅度随频率增加而下降;100次/秒时为250微米(峰 - 峰值),500次/秒时为20微米。
肌梭的初级末梢对振动非常敏感。只要初始张力适中(20 - 200克重量),在上述整个频率范围内,大多数初级末梢能够被“驱动”,每振动一个周期发放一个冲动。在整个频率范围内,产生驱动所需的振动幅度变化通常小于两倍。最敏感的末梢可被幅度低于10微米的振动驱动。
刺激单根肌梭运动纤维,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肌梭运动纤维,都会增加初级末梢对振动的敏感性。刺激α运动纤维引起的主要肌肉收缩,即使同时刺激肌梭运动纤维,也会降低初级末梢的敏感性。
次级末梢对纵向振动非常不敏感,在所提供的振动幅度下,25个次级末梢中没有一个能在150次/秒及以上频率被驱动;在100次/秒时,一个次级末梢可被250微米幅度的振动驱动。刺激单根肌梭运动纤维(可能全部是静态肌梭运动纤维)会使它们对振动稍敏感一些,但没有一个能接近初级末梢的敏感性。
当肌肉不收缩时,高尔基腱器官与次级末梢一样不敏感,尽管肌肉张力相当高,在任何频率下都无法驱动它们。然而,当通过刺激腹根细丝中的α纤维使肌肉收缩时,腱器官变得明显更敏感,敏感程度大致随收缩强度增加。它们从未变得像初级末梢那样敏感,在所提供的振动幅度下,没有一个在超过250次/秒的频率被驱动。
当振动幅度略低于产生末梢驱动所需的幅度时,仍会使其平均放电频率有所增加。然而,对不收缩的肌肉施加25 - 50微米的振动幅度,无论有无肌梭运动纤维刺激,几乎能驱动所有初级末梢,而次级末梢或高尔基腱器官的平均放电频率没有明显增加。因此,这种振动可作为对初级末梢的特异性刺激,以研究来自它们的Ia传入纤维的中枢效应或重复放电。
对腓骨长肌末梢的实验表明,它们的表现与比目鱼肌中的末梢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