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ss A, Pilar G, Weakly J N
J Physiol. 1969 Jun;202(2):339-54. doi: 10.1113/jphysiol.1969.sp008815.
通过刺激突触前神经,引发了分离出的鸽和鸡睫状神经节节后轴突的细胞外反应。还从刚孵出的鸽和鸡神经节细胞进行了细胞内记录。用电子显微镜检查了不同年龄鸽神经节的精细结构。
在鸡胚胎和10日龄以内的鸽的神经节中,细胞外反应是单峰的,潜伏期长,并且通过向浴液中添加D - 筒箭毒碱(D - TC)或六甲铵可以阻断。孵化后约10天的鸽出现双峰细胞外反应。只有反应的第二个峰值可被D - TC或六甲铵阻断。22至26日龄鸽记录到的反应与成体中所见相似。
2周龄鸽神经节细胞的细胞内记录显示,突触前刺激引发了两个突触后电位。第一个突触后电位似乎是由于突触前动作电位期间电流通过神经节细胞所致。第二个是化学介导的。在1至6日龄的鸽中,仅观察到第二个突触后电位。
4日龄鸟类的突触前终末呈花萼状。7日龄及以上的鸽出现了boutons。这些boutons大概是花萼状神经终末裂解的结果。髓鞘首先在7日龄鸽中出现,在16日龄鸟中发育良好,并在成体中持续存在。
在成体神经节中,用Tyrode溶液灌注10 - 12小时后,细胞外反应的第一成分下降并最终消失。反应的第二成分随之增加。浸泡后神经节中唯一观察到的解剖学变化是髓鞘板层彼此之间以及与神经节和突触前终末周围的分离和破坏。
得出的结论是,髓鞘对于鸽睫状神经节中的电传递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