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simons J T
J Physiol. 1971 Apr;214(2):295-303. doi: 10.1113/jphysiol.1971.sp009433.
最近研究表明,向间脑前部注射血管紧张素II会使大鼠饮水。在本实验中,测试了许多其他物质包括与血管紧张素相关的物质的致渴作用。
向血管紧张素敏感区域注射0.001戈德布拉特单位的肾素会使饮水充足的大鼠饮水。其引发饮水的起效较慢,且持续时间比注射血管紧张素II后更长。
合成的十四肽肾素底物和血管紧张素I在促使饮水充足的大鼠饮水方面与血管紧张素II效果相同。
β-天冬氨酸(1)-缬氨酸(5)-血管紧张素II也具有完全的效果;但D-精氨酸取代的八肽效果则差得多。
(2-8)七肽保留了八肽约50%的致渴活性,而(1-7)七肽在肽链另一端缺少苯丙氨酸则导致该化合物无活性。
(3-8)六肽和(4-8)五肽在链末端都有苯丙氨酸,以及血管紧张素II的(1-4)和(5-8)四肽片段对水的摄入量仅表现出轻微作用。
向血管紧张素敏感区域注射激肽释放酶、缓激肽、腺苷-3',5-环磷酸、血管加压素和催产素不会引起饮水。
得出的结论是,血管紧张素致渴活性的要求与其其他生物学作用的要求相同,但有一个限定条件,即前体肽也有活性,大概是因为它们在局部产生血管紧张素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