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mble M J, Wallis D I, Woodward B
J Physiol. 1972 Nov;226(3):629-52. doi: 10.1113/jphysiol.1972.sp010001.
单次条件刺激后,节后复合动作电位S(a)和S(b)成分的易化和抑制模式不同,且取决于刺激参数。
在次最大条件刺激和测试刺激下,S(a)成分表现出早期易化阶段(条件刺激后40 - 75毫秒),随后是持续较长时间的易化尾。在最大刺激下,早期易化和晚期易化(条件刺激后700 - 2000毫秒)被抑制或相对抑制阶段隔开,在条件刺激后100 - 300毫秒最为明显。
在早期易化期间,次最大S(a)反应增强了33.1±3.9%,而最大S(a)反应增强了14.5±2.9%。
若节前C纤维被兴奋,条件刺激后40 - 500毫秒内,S(b)成分的易化保持相对恒定,无抑制阶段。
当条件刺激兴奋约50%的节前B纤维时,次最大S(a)反应的早期易化最大,但当条件刺激兴奋所有B纤维时,最大反应的早期易化最大。节前C纤维调节S(a)成分的易化。该成分的最大易化与S(b)成分的抑制相关。
条件刺激后200毫秒,次最大S(a)反应比最大S(a)反应受到更强的抑制。C纤维通路似乎能够调节S(a)神经节细胞的抑制程度。
一个具有发散和汇聚的节前B和C纤维为S(a)神经节细胞提供输入的神经元模型与这些结果一致。节前输入能够改变阈下边缘的大小。S(b)成分部分归因于S(a)神经节细胞对其C纤维输入的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