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nard A, Stein R B
J Physiol. 1973 Mar;229(2):275-96. doi: 10.1113/jphysiol.1973.sp010138.
在麻醉猫身上,通过分析切断的腹根短时间随机刺激期间产生的未融合张力,有效地测定了比目鱼肌等长收缩的频率响应。
尽管骨骼肌结构复杂,但在生理范围内中等长度和刺激频率下,比目鱼肌的频率响应与接近临界阻尼的简单线性二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非常接近。
比目鱼肌在一系列频率范围内对神经活动波动表现出一致的高敏感性,这一频率范围与行为期间可观察到的肌肉活动频率范围相似。神经肌肉标本似乎非常适合平稳稳定的运动活动,因为它对单个动作电位中包含的或震颤产生的高频成分反应小得多。
二阶参数:低频增益、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有助于描述肌肉长度、神经刺激频率或活动运动单位数量变化引起的肌肉反应变化。
例如,疲劳期间产生的张力降低可通过加载肌肉的延长或神经冲动重复率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偿。然而,这两种机制都会使标本的“迟缓性”(增加阻尼和降低固有频率)随之增加。这种迟缓性可能源于钙重新摄取到肌管系统的机制所施加的限制。
通过募集更多活动运动神经元来增加张力的一种自然发生的方法似乎是可取的,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张力而不增加迟缓性。据推测,这是因为募集增加了肌肉的反应,而不影响已活动纤维中的兴奋-收缩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