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hiyama A, Petersen O H
J Physiol. 1974 Apr;238(1):145-58. doi: 10.1113/jphysiol.1974.sp010515.
对小鼠或大鼠胰腺的节段进行膜电位和输入电阻测量,而对置于用克雷布斯 - 亨泽莱特溶液灌注的组织浴中的猫或兔的胰腺仅进行电位测量。
腺泡细胞膜电位约为 -40 mV,输入电阻为4 - 8 MΩ。偶尔会观察到自发的微小去极化电位叠加在静息电位上。在这些情况下,会观察到输入电阻同步降低。
乙酰胆碱刺激的即时效应总是去极化以及伴随的输入电阻和时间常数降低。在某些情况下,会观察到继发性去极化并伴有输入电阻增加。然而,时间常数仍与去极化的第一阶段一样短。
在兔胰腺中,乙酰胆碱诱发双相电位变化:去极化后接着是超极化。在小鼠胰腺中,在短暂添加乙酰胆碱脉冲后有时也能观察到类似模式。在这些情况下,去极化后接着是一个小但相对持久的超极化。去极化伴随着输入电阻降低。
促胰液素导致腺泡细胞膜去极化以及输入电阻和时间常数显著降低。
在存在阿托品(1.4×10⁻⁶ M)的情况下,浴液中钾浓度升高(50 mM)引起的腺泡细胞膜去极化并未降低输入电阻。
得出的结论是,胰腺蛋白质分泌的两种生理刺激物,乙酰胆碱和促胰液素,通过增加质膜通透性作用于腺泡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