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htensteiger W
J Physiol. 1969 Aug;203(3):675-87. doi: 10.1113/jphysiol.1969.sp008886.
采用基于法尔克和希拉尔普荧光法的显微荧光测定技术,测定雌性大鼠弓状核和室周下丘脑核神经细胞中儿茶酚胺荧光强度。通过将神经细胞按其荧光强度分组(以去甲肾上腺素标准品的荧光强度为参照)来建立频率分布。
在动情间期第1天,将大鼠暴露于寒冷环境(4℃)中,10分钟内相对荧光强度的频率分布向荧光强度更高的类别偏移。在接下来的20分钟内,平均相对荧光强度和分布的对称性未进一步变化。
在暴露于寒冷前3小时给予L-甲状腺素(50微克/千克),几乎完全阻止了频率分布的变化。
寒冷诱导的频率分布变化方向被解释为反映神经元活动增加。由于在属于含儿茶酚胺的结节-漏斗神经元的神经细胞中观察到这种变化,它可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有关。讨论了前、后结节区域频率分布的差异及其可能的功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