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dson D A, Levin R J
J Physiol. 1968 Mar;195(2):369-85. doi: 10.1113/jphysiol.1968.sp008463.
在孵化前3 - 4天至孵化后32天期间,对雏鸡发育中的肠道进行了体外跨膜电位测量。
胚胎期肠道具有非常高的内源性跨膜电位(浆膜相对于黏膜呈阳性),该电位在孵化前逐渐降低。在肠道成熟过程中这种降低仍持续,在孵化后数天达到基础水平。
无论是胚胎期还是胚胎后期的肠道,转移电位差仅由主动转运的己糖引起。这些电位随内源性跨膜电位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动力学分析表明,葡萄糖转运跨膜电位产生机制的葡萄糖“表观K(m)”在孵化期间没有变化。
无论有无可代谢己糖,胚胎期和胚胎后期的跨壁跨膜电位均依赖于有氧代谢。
孵化后雏鸡小肠的跨壁跨膜电位(有或无己糖)与黏膜液中log(10)[Na(+)]呈线性相关。然而,降低黏膜[Na(+)]并不会降低胚胎期和胚胎后期小肠中葡萄糖转运跨膜电位的幅度。
在发育的各个阶段,氨基酸转运电位的幅度都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