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er B Q, Kelly S S, Robbins N
J Physiol. 1983 Jun;339:355-77. doi: 10.1113/jphysiol.1983.sp014721.
在CBF - 1小鼠品系中研究了神经肌肉接头处自发和诱发递质释放、受体数量及超微结构随年龄的变化,该品系小鼠在高龄时仍保持身体活跃且相对无器官病变。
在以下年轻(8 - 12个月)和年老(29 - 33个月)小鼠的肌肉中记录自发微小终板电位(m.e.p.p.s):趾长伸肌(e.d.l.)、比目鱼肌(sol.)、臀大肌(g.m.)、膈肌(diaph.)和指总伸肌(e.d.c.)。
尽管四个肌肉组的输入电阻增加(e.d.l.、sol.和g.m.),但m.e.p.p.幅度并未随年龄变化。老年膈肌的m.e.p.p.幅度增加了54%,而输入电阻没有变化。在6% - 23%的肌纤维中观察到m.e.p.p.幅度的双峰分布,但在老年小鼠中并不更普遍。静息膜电位随年龄变化很小或没有变化。
除e.d.l.外,所有年轻和老年肌肉中终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用(125)I - α - 银环蛇毒素测量)相同,e.d.l.中受体数量下降了30%。终板外受体和其他去神经支配指标(静息电位、抽搐张力或肌纤维直径下降)不存在或很轻微。
e.d.l.、sol.和e.d.c.中m.e.p.p.频率下降,但g.m.和diaph.中未下降。胆碱酯酶阳性终板面积没有相关变化。
得出结论,老年肌肉中m.e.p.p.幅度通过多种代偿性变化得以维持。m.e.p.p.频率的下降在不同肌肉组之间有所不同,且与运动神经元轴突长度或神经支配水平无关。
在箭毒化的制备标本中,以2或20 Hz刺激,记录年轻(11 - 13个月)和年老(29 - 30或34 - 35个月)雄性CBF - 1小鼠的e.d.l.、sol.和diaph.中的诱发终板电位(e.p.p.s)。老年e.d.l.中 train的初始e.p.p.幅度增加了122%,老年sol.中增加了93%,平台期e.p.p.幅度也分别增加了约100%(e.d.l.)和67%(sol.)。这与m.e.p.p.幅度不随年龄变化相结合,表明每个神经冲动释放量子的数量增加。在diaph.中,随年龄没有变化。
在所有肌肉组中,肌肉动作电位起始阈值不随年龄变化。因此,在箭毒化的老年e.d.l.和sol.(但不是diaph.)中,传递的相对安全系数增加。
在钙镁比降低的溶液中间接抽搐的抑制也被用作突触效能的相对指标。在这些条件下,老年sol.和e.d.l.肌肉的间接抽搐幅度抑制比年轻肌肉小,但diaph.肌肉没有。
在以20 Hz刺激的sol.和diaph.的切断纤维制备标本中,e.p.p.幅度、直接测量的量子含量或箭毒敏感性没有年龄依赖性差异。鉴于其他结果,这些发现需要仔细解释。
在e.d.l.中进行了超微结构形态测量。老年(30和34个月)e.d.l.肌肉中的神经末梢显示突触小泡明显丢失。在34个月大的动物中,经常观察到神经末梢面积减小和没有神经末梢的突触后褶皱。由于根据生理学标准未发现去神经支配的证据,得出结论,在34个月大的小鼠中,神经末梢从一些突触沟中撤出,但没有完全放弃任何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的巨大超微结构变化与显示递质释放无缺陷甚至增加的生理学数据形成对比。因此,在这些条件下,这些深刻的结构变化要么在功能上不显著,要么得到了很好的代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