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gbarth K E, Hägglund J V, Wallin E U, Young R R
J Physiol. 1981 Mar;312:81-96. doi: 10.1113/jphysiol.1981.sp013617.
采用不同技术在受试者放松或保持腕屈肌轻度自主收缩时产生腕关节的突然斜坡伸展运动。用插入支配一块腕屈肌的正中神经束的钨微电极记录对位移的传入反应,并用插入同一块肌肉的针电极记录肌电图反应。
当腕屈肌放松或收缩时,由液压马达或扭矩马达产生的100 - 200度/秒、持续60 - 70毫秒的伸展运动产生了分段的传入反应,有两到四个传入冲动群,间隔20 - 30毫秒。在伸展阶段出现的连续神经峰与应变片有时还有腕关节角度计所感知的机械振动相关。当屈肌收缩时,神经图中的连续峰之后是肌电图中的类似峰,神经峰与肌电图峰之间的延迟为20 - 25毫秒。
仅持续10 - 15毫秒的1 - 2度的小幅度突然伸展运动通常产生分段的传入反应,在伸展阶段出现一个神经冲动,15 - 20毫秒后出现另一个,这对应于伸展之后的一个机械振荡事件。平滑起始和停止的小幅度伸展运动不会出现振荡和第二个神经冲动。当屈肌收缩时,产生一个传入冲动的刺激仅产生一个肌电图峰,而双峰传入放电产生双峰肌电图反应,单个神经肌电图峰之间的延迟为20 - 25毫秒。
当通过电诱发肌肉抽搐、手动拉动连接在手上的弹簧或受试者快速自主伸展腕关节产生突然位移时,也能看到类似的神经伸展反应分段现象。这种传入放电的分组在多单位和被鉴定为Ia类传入纤维的单单位记录中都能看到。
得出的结论是,运动部件中的机械振动由突然的关节运动引发,且这些振动由初级末梢感知。在被拉伸肌肉有初始背景收缩时,梭内肌放电的同步群放电通过节段性反射弧产生肌电图的调制,出现间隔20 - 30毫秒的两到三个肌电图峰。讨论了机械振荡的可能原因。
对于持续60 - 70毫秒的施加运动,连续的肌电图峰引起融合的反射收缩,表现为扭矩轨迹偏转,大约在运动结束时开始,在约40毫秒内达到峰值。对于持续时间更长的运动,伴随连续肌电图爆发的机械反射反应表现为减速力,在运动开始后约60毫秒开始对抗正在进行的运动。讨论了在伸展运动之后而非运动期间开始的牵张反射收缩的机械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