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ish N H, Zeitlin I J
J Physiol. 1980 Jan;298:361-70. doi: 10.1113/jphysiol.1980.sp013086.
激肽释放酶,一种能生成激肽的酶,存在于胃肠道壁中。激肽生成系统在肠道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采用了一种改良的生物测定技术来检测大鼠胃肠道不同部位激肽生成酶(KFE)的组织浓度梯度以及饮食对其的影响。
将无血灌注的大鼠肠道段在0.1N - HCl中匀浆,并通过自溶过程激活。然后通过将提取物与标准激肽生成底物孵育,再用超灌注的动情期大鼠子宫对释放的激肽进行生物测定,来确定总KFE含量。与简单水提取相比,KFE的酸提取回收率为127.4%。
测定了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末端、盲肠以及近端和远端结肠中的KFE组织浓度。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测定浓度:(A)正常饮食后;(B)自由饮水24小时后;(C)自由饮用等渗葡萄糖60小时后。
所有肠道组织都含有KFE。饮食A后,胃中的含量最低(每克湿重每分钟形成19.5±1.0纳克缓激肽当量(KU)),盲肠中有一个单一的大峰值(504±92 KU·g⁻¹湿重)。
不同的饮食状态仅在十二指肠、盲肠和远端结肠产生了变化。饮食B后器官排空时,十二指肠水平升高(140±29 KU·g⁻¹),而饮食A(57±14 KU·g⁻¹)和C(80±17 KU·g⁻¹)后充满固体或液体时则下降。饮食A后肠腔充满时盲肠KFE水平较高,饮食B(213±41 KU·g⁻¹)和C(105±42 KU·g⁻¹)后逐渐排空时则逐渐下降。饮食A(58±10 KU·g⁻¹)和B(66±17 KU·g⁻¹)后肠腔充满时远端结肠中的KFE浓度较低,饮食C后肠腔几乎排空时则升高(118±17 KU·g⁻¹)。
大鼠肠道提取物中的激肽生成活性在pH 8.5时具有最佳pH值,并形成一种类似缓激肽的致痉物质。禁食大鼠十二指肠中增加的活性未被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100微克/毫升)显著抑制,而喂食大鼠盲肠中的活性被抑制了17%(P<0.05)。
这些变化可能表明激肽释放酶 - 激肽系统在这些器官中具有生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