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rup C
J Physiol. 1981 Feb;311:355-72. doi: 10.1113/jphysiol.1981.sp013589.
在37 - 38摄氏度下,对成年Lewis大鼠的快肌趾长伸肌进行阶梯刺激和强直刺激期间及之后,比较等长收缩抽搐张力的增强情况。
施加多达250次刺激时,阶梯刺激(2 - 5次/秒)和强直刺激(100 - 167次/秒)中,增强程度随刺激频率和数量的增加而上升。在375次刺激(125次/秒)的强直刺激后,增强程度较小。250次刺激(167次/秒)的强直刺激后2秒时的增强程度为 + 132 +/- 5%(n = 21,平均值标准误),大于5次/秒的第250次刺激时的 + 92 +/- 3%(n = 21,平均值标准误)(P < 0.001)。
阶梯刺激后,增强作用的衰减起初缓慢,随后加快。这被认为既表明使抽搐张力减弱的过程的恢复,也表明导致增强作用的过程的衰减。25次刺激(5次/秒)后,导致减弱和增强作用的过程的衰减速率的时间常数分别为34.5 +/- 3.8秒(n = 18,平均值标准误)和102.2 +/- 6.6秒(n = 20,平均值标准误)。与增强作用相比,刺激频率越高,导致减弱的过程相对越明显。
强直后增强作用的衰减呈现出起初快速和随后缓慢的阶段。250次刺激(167次/秒)的强直刺激后,衰减速率的时间常数分别为5.7 +/- 0.8秒(n = 16,平均值标准误)和113.5 +/- 8.7秒(n = 19,平均值标准误)。
与未增强的反应相比,在阶梯刺激期间以及强直后增强作用较低时,抽搐过程的时间进程起初缩短。随着增强程度以及阶梯刺激和强直刺激中刺激数量的增加,收缩时间随后逐渐延长。刺激数量越多,半松弛时间延长得越多。
增强作用可用显示饱和的双室模型来描述。在强直刺激中两个室均被激活,而在阶梯刺激中仅衰减速率慢的室被激活。据推测,这两个室与兴奋 - 收缩偶联有关。阶梯刺激期间导致抽搐张力减弱的过程可能是由于疲劳。有人提出,250次抽搐中的能量消耗约为250次刺激的强直刺激的10倍,这可能解释了阶梯刺激后出现疲劳而强直刺激后未出现疲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