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mby L, Hannerz J, Hedman B
J Physiol. 1981 Jul;316:545-54. doi: 10.1113/jphysiol.1981.sp013805.
人们主要通过肌电图记录,对长时间最大自主用力时单个运动单位的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拇短伸肌,也包括胫骨前肌。
在拇短伸肌中,通过预先对终末神经分支和肌纤维进行机械损伤并随之发生侧支发芽,以及在胫骨前肌中使用高阻抗线电极,实现了肌电图记录所需的选择性。
在持续最大努力的最初几百毫秒内,运动单位以约30 - 60赫兹的频率放电,张力与对趾伸肌神经进行50赫兹以上电强直刺激时所获得的张力相同。
在长时间最大努力过程中,放电频率和相继放电的运动单位比例逐渐下降。最初以30赫兹放电的运动单位持续紧张性放电,但频率为15 - 20赫兹。最初以60赫兹放电的运动单位停止紧张性放电,但仍可使其发生相位性放电。通过长期训练,所有运动单位都能紧张性反应的时间段可从几秒增加到20秒。
耐力有限的运动单位在维持收缩的早期比晚期以更低的张力放电。
有人提出,支配慢肌纤维的运动神经元对长时间的自主驱动持续做出反应,其频率足以实现完全融合,但支配快肌纤维的运动神经元阈值升高,以至于它们最终主要进行相位性放电,从而保护外周兴奋和收缩机制免于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