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ding R, Titchen D A
J Physiol. 1981 Dec;321:317-29. doi: 10.1113/jphysiol.1981.sp013986.
通过记录羔羊颏舌骨肌、甲状舌骨肌和甲杓肌、颈段和胸段尾侧食管以及膈肌椎骨部和肋部区域的肌电图(EMG),研究了羔羊吞咽唾液和从奶瓶吸吮时的颊部、咽部、食管和膈肌运动。还进行了颊部和胸膜压力记录。
唾液吞咽的特征是颏舌骨肌先收缩,随后甲状舌骨肌、颈段食管,最后是胸段尾侧食管依次收缩。
吸吮(由颏舌骨肌EMG和颊部压力表示)最初频率高达6次/秒,持续以高达4次/秒的频率进行30 - 45秒,一旦确立,伴随着与吸吮呈1:1关联的吞咽。
吞咽的咽部阶段呼吸停止。当吞咽的主要收缩涉及胸段尾侧食管时,形成食管裂孔的膈肌椎骨纤维静止,尽管肋部纤维继续参与吸气。
吸吮时,呼吸浅而快,膈肌收缩夹在吞咽之间。
在吸吮末期,膈肌收缩变得更强烈,并成组出现,压力变化与单个收缩和分组活动相对应。
原发性食管收缩仅在单次吞咽后或一系列吞咽结束时发生。
在吸吮和吞咽频繁的时期,会出现短时间的食管收缩发作,每次发作在甲状舌骨肌收缩之间。
从胸段尾侧食管相邻部位的记录证实了吸吮时观察到的食管短收缩具有向尾侧进展的特征。
已经讨论了导致食管活动这些变化的因素以及吸吮时膈肌活动改变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