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mal Ecology Group, Centre for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Studies,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PO Box 14, 9750AA Haren, The Netherlands.
J Anim Ecol. 2010 May;79(3):522-8. doi: 10.1111/j.1365-2656.2009.01654.x. Epub 2010 Jan 8.
在迁徙中途停留期间,动物承受着强烈的时间压力,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摄入量。我们通过研究黑尾塍鹬在向北迁徙中途停留期间(2007 年 1 月至 3 月)在稻田中停歇时的觅食生态学和觅食地点选择,来研究觅食者如何应对资源枯竭。
我们分析了黑尾塍鹬的数量和觅食行为,对稻田中水稻的可利用性进行了采样,并使用功能反应模型来预测当黑尾塍鹬应该放弃一个稻田时,水稻颗粒的放弃密度(GUD)。通过对单独标记的鸟类的目击来验证在稻田之间移动的个体是否证实了预测的 GUD。
不同水稻密度下黑尾塍鹬的摄入量符合霍林功能反应曲线。在田间测量的 GUD 证实了预测的 GUD,即必须平衡每日能量消耗(DEE)和测量的时间预算的水稻,足以平衡每天能量消耗(DEE)和测量的时间预算。
与随机预期相比,个体标记的鸟类更频繁地朝着水稻密度较高而不是较低的稻田移动。这些鸟类在移动后增加了测量的摄入量。
黑尾塍鹬在中途停留期间觅食导致个别田块的水稻密度下降。尽管如此,由于黑尾塍鹬在摄入量下降到达到 DEE 所需水平以下时,会转移到新的觅食地点,因此整体摄入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