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artment of Neurology,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10 Aug;37(8):775-81. doi: 10.1111/j.1440-1681.2010.05393.x. Epub 2010 Apr 26.
在中国,关于二级卒中预防知之甚少。本研究评估了中国诊所卒中患者抗栓治疗的现状。
在 19 家城市神经病学诊所进行了一项横断面调查。所有被诊断为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均连续入组本研究。研究助手在入组当天使用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记录的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药物治疗以及未用药的原因。使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确定抗血小板药物处方的独立预测因素。
在纳入研究的 2283 例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女性 34.7%;平均年龄 65.8 +/- 11.6 岁),1719 例(75.3%)患者接受了抗血小板治疗。在 108 例心房颤动患者中,仅有 14 例(13.0%)接受了华法林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显著相关的主要独立因素包括有基本医疗保险(比值比 1.47;95%置信区间 1.09-1.99)、政府保险和劳保(比值比 1.63;95%置信区间 1.03-2.59)和月收入>500 元(66.70 美元;比值比 2.14;95%置信区间 1.51-3.03)。年龄较大(比值比 0.70;95%置信区间 0.50-0.99)和严重残疾(比值比 0.68;95%置信区间 0.49-0.97)与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可能性降低相关。
根据调查结果,中国神经病学诊所抗栓治疗指南的依从性较差。导致卒中患者管理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包括神经病学家的消极态度、医疗保险不足、收入较低以及年龄较大和/或严重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