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bbard J I, Jones S F, Landau E M
J Physiol. 1968 Feb;194(2):355-80. doi: 10.1113/jphysiol.1968.sp008413.
将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浸泡于含有浓度在10⁻¹⁰至10⁻²M之间的钙以及类似浓度范围镁的溶液中后,在体外记录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神经肌肉接头处微小终板电位(m.e.p.p.s)的频率。
添加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乙二醇双(β - 氨基乙醚)四乙酸(EGTA)缓冲剂以制备钙和镁浓度低于10⁻⁴M的溶液。使用计算机程序估算这些溶液中的游离[Ca²⁺],结果表明钙的作用可归因于浴液中的游离[Ca²⁺]。
将标本在含有EDTA或EGTA缓冲剂且未添加钙的溶液中浸泡6 - 8小时后,仍能轻松检测到m.e.p.p.s。在高达10⁻⁵M的钙浓度和/或高达10⁻³M的镁浓度下,基础频率未发生变化。
浓度为10⁻⁴M及以上的钙可使m.e.p.p.频率从基础水平加速。此效应在[Ca]为10 mM时达到最大值,将[Ca]提高到该水平以上不会进一步改变频率。这些效应可通过钙分子与神经末梢受体位点的结合来解释。据推测,这种结合通过变构激活了自发释放机制。
在未添加钙的情况下,镁可加速m.e.p.p.频率。钙和镁对m.e.p.p.频率的相互作用表明,钙和镁竞争相同的位点。
提高浴液介质的[H⁺]可加速m.e.p.p.频率。这种效应被认为部分是通过与钙和镁相同的受体位点结合,部分是通过改变浴液中CaCl₂的电离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