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rlman D S, Waton N G
J Physiol. 1966 Mar;183(2):257-68. doi: 10.1113/jphysiol.1966.sp007865.
以放射性(14)C组氨酸为底物,通过将生成的放射性(14)C组胺转化为其二苯磺酰衍生物来测定18 - 20克小鼠的皮肤、肺、骨骼肌或胃组织匀浆或匀化后的组胺生成能力(h.f.c.)。
肺和皮肤生成组胺的最适pH为7.0 - 7.5,骨骼肌为6.5 - 7.5。胃的最适pH更偏酸性,且取决于底物浓度。
组胺的生成随底物组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氯丙嗪、磷酸吡哆醛、非放射性组胺或苯存在于孵育混合物中时,组胺的生成不受影响。加入氨基胍后,皮肤、肺和骨骼肌中的生成量略有增加,但胃中无变化。在氮气而非空气中孵育时,生成量不变。
正常喂食小鼠胃的h.f.c.变化达170倍。禁食16小时小鼠的胃,h.f.c.低得多,仅变化7倍。
给小鼠注射肾上腺素可增加皮肤、肺和骨骼肌的h.f.c.。对于皮肤组织,呈现线性对数剂量 - 对数反应关系。然而,注射肾上腺素对胃组织的h.f.c.无影响或仅有轻微增加。
在注射肾上腺素前单独或联合注射α或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均不能消除肾上腺素对皮肤、肺和骨骼肌h.f.c.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