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lc J, Svihovec J
J Physiol. 1973 Jun;231(3):403-15. doi: 10.1113/jphysiol.1973.sp010240.
通过测试添加到灌注液中的毒毛花苷或氰化钾的作用,或无钠灌注液的作用,研究了钠的主动转运在产生豚鼠胎盘跨胎盘电位差(p.d.)中的可能作用。该研究采用原位灌注豚鼠胎盘的方法。
灌注胎盘的电位差约为 -20 mV,灌注过程中相对稳定。
毒毛花苷(10⁻⁵M)使电位差略有增加。浓度为2×10⁻⁶M的毒毛花苷无显著作用。
氰化钾(10⁻³M)使电位差降低。30分钟处理后去除氰化钾,电位差显著增加,超过初始水平。氰化钾(10⁻⁴M)使电位差略有增加。
用无钠液体灌注使电位差降低至对照值的约50 - 60%的稳定水平。
用含氰化钾(10⁻³M)的无钠液体灌注30分钟使电位差降低。然而,其作用似乎与单独使用氰化钾(10⁻³M)或无钠液体的作用无差异。去除氰化钾后,尽管继续用无钠液体灌注,电位差仍显著增加。
除了无法解释的氰化钾(10⁻⁴M)的作用外,这些观察结果发现与钠从胎儿侧到胎盘母体侧的主动转运作为电位差的来源是一致的。钠转运可占电位差的约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