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hews P B, Stein R B
J Physiol. 1969 Feb;200(3):723-43. doi: 10.1113/jphysiol.1969.sp008719.
在比目鱼肌肌梭传入纤维上记录神经冲动,记录时肌肉长度以0.03至300周/秒的频率呈正弦变化。实验在去大脑猫身上进行,其运动传出通路完整且有“自发”的肌梭运动活动。通过对多个周期进行计算机平均来测量每个周期不同阶段以每秒冲动数表示的反应。
描述了一个线性范围,在此范围内末梢放电近似呈正弦调制,并且拉伸幅度增加会使反应成比例增加。在1周/秒时,初级末梢的线性范围仅延伸至约0.1毫米,但次级末梢的线性范围大于1毫米。
末梢在其线性范围内的敏感性定义为其反应幅度除以长度变化幅度。当初级和次级末梢的拉伸频率增加到1周/秒以上时,它们的敏感性都逐渐增加。在很大一部分范围内,将敏感性与正弦频率相关的实验观察结果通过一条曲线拟合,该曲线由与长度和拉伸速度成比例的分量的矢量和给出。这条曲线有两个参数,低频时的敏感性(S)和长度与速度贡献相等时的转折频率(F)。初级和次级肌梭末梢的F值约为1.5周/秒。初级末梢的S值(中位数为95冲动/秒/毫米)比次级末梢(中位数为7冲动/秒/毫米)大得多。当以拉伸幅度表示时,末梢在较高频率下增加的敏感性导致线性范围逐渐减小,但当以放电频率调制表示时,线性范围大致保持不变。
只要幅度足够小,初级末梢对长度的持续变化也极其敏感。
在存在肌梭运动活动的情况下,在很宽的肌肉长度范围内发现对小变化具有高敏感性。去传入神经的末梢在肌肉处于或超过生理完全伸展时具有相当高的敏感性,但在肌肉较短时则不然。
将这些结果与先前使用大幅度拉伸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运动的反射控制讨论了初级末梢对小幅度拉伸高敏感性的生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