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mor M F
J Physiol. 1971 Nov;218(3):573-98. doi: 10.1113/jphysiol.1971.sp009634.
通过电流脉冲或缓慢的双相电流斜坡在异鳃海兔巨神经元(G细胞)中产生电流-电压关系。
在温暖温度(10 - 15摄氏度)下超极化期间出现内向整流,但在寒冷温度(0 - 5摄氏度)下或无外部钾时不出现。
用铷替代外部钾消除了温暖时的内向整流,但在寒冷时产生了内向整流。去除外部钠、氯或钙对内向整流没有影响。
在寒冷温度下,由电流脉冲产生时I-V关系是线性的,但由电流斜坡产生时根据恒定场假说是非线性的。
当膜超极化超过临界电位(寒冷时约为 - 130 mV,温暖时约为 - 110 mV)时会出现高电导状态,这取决于外部钙,而不取决于钾、钠或氯。
每当细胞极化到高电导状态时,在斜坡产生的I-V关系中观察到滞后现象。
整流和高电导状态似乎涉及膜内不同机制。然而,两者都取决于绝对膜电位而非静息电位。
G细胞的轴突-胞体电导比经计算在2到10之间。
膜时间常数(200 - 100毫秒)和比电阻(0.1 - 1.5×10⁶欧姆·厘米²)随温度、膜电位和外部离子而变化,其方式与I-V关系形状的变化相关。此外,电阻取决于外部钙。
在抑制内向整流期间测量的钾渗透率(P(K))与温度和膜电位无关。然而,P(Na)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比电容经计算为0.5 - 1.0微法/厘米²。电容随温度升高略有增加,但与膜电位无关,且不受外部钾或钠减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