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ttrell G A, Macon J B
J Physiol. 1974 Jan;236(2):435-64. doi: 10.1113/jphysiol.1974.sp010445.
苹果蜗牛中的每个巨大5-羟色胺细胞与三个不含胺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连接:前颊细胞、中颊细胞和后颊细胞。
在每次诱发的巨大5-羟色胺细胞动作电位后,在左右中颊细胞中均观察到持续500-600毫秒的单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s)。它们在对巨大5-羟色胺细胞进行重复刺激时得到易化,并总和产生一个动作电位。当快速刺激巨大5-羟色胺细胞使其放电时,中颊细胞的膜电阻降低。有证据表明,每个巨大5-羟色胺细胞与每个中颊细胞之间的联系是单突触的。
离子导入施加的5-羟色胺在中颊细胞胞体中产生去极化电位变化;重复施加时反应迅速脱敏。
吗啡可逆地消除中颊细胞的5-羟色胺电位,并拮抗从巨大5-羟色胺细胞到中颊细胞的传递。降低培养基中的钠浓度可逆地减小5-羟色胺电位的幅度以及巨大5-羟色胺细胞在中颊细胞中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利血平可耗尽巨大5-羟色胺细胞中的5-羟色胺,损害从这些细胞到中颊细胞的传递。
结果表明,5-羟色胺是从巨大5-羟色胺细胞释放到中颊细胞上的突触递质,并且该系统是进一步分析5-羟色胺神经元作用的合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