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gh L G
J Physiol. 1967 Oct;192(3):619-46. doi: 10.1113/jphysiol.1967.sp008321.
对6名国际中长跑运动员在英国进行了为期4周的调查,并在墨西哥城(海拔2270米(7450英尺))的类似时间段内进行了调查。
在海拔2270米进行3英里(4828米)计时赛时,4名受试者与海平面相比,第4天所用时间增加了8.5%,第29天增加了5.7%。因此,与适应环境相关的时间增加了2.8%或20秒。
在1英里(1609米)计时赛中,海拔第一周时间增加了3.6%,第4周增加了1.5%。改善幅度为2.1%,即4.9秒。
在测力计上进行5分钟最大运动量运动时,6名受试者在海拔高度时的最大摄氧量在第2天减少了14.6%,第27天减少了9.5%。只有一名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V(O2,max))没有随在海拔高度停留的时间而变化。
尽管在海拔高度时V(O2,max)持续降低,但由于总体效率提高,最终工作率超过了海平面值。
5分钟最大运动量运动后40分钟的恢复摄氧量在海平面平均为17.35升,在海拔高度为17.53升。第40至50分钟的平均值在运动前值的±7%范围内。
在海平面和海拔高度不同负荷下进行的系列测试在很宽的工作率范围内得出了摄氧量与工作率之间的直线关系。在海拔高度的前2至10天,给定工作强度下的心率和通气量最大,此后下降。
毛细血管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从静息时的93%降至最大运动时的87%。相应的肺泡气体张力为P(A,O2)89毫米汞柱,P(A,CO2)24毫米汞柱。最大运动时总不饱和的约一半可由波尔效应解释。
在八组测定中的六组中,测力计上测得的V(O2,max)与跑道上测得的V(O2,max)相差±0.15升/分钟以内。然而,无法根据测力计测量结果预测跑步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