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x B, Lee T F
J Physiol. 1980 Mar;300:7-17. doi: 10.1113/jphysiol.1980.sp013147.
向轻度束缚的大鼠下丘脑内注射1微升剂量的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大鼠饲养在17±1摄氏度的环境温度下,其核心体温会下降。
多巴胺(10微克)和去甲肾上腺素(2微克)的降温作用分别被系统预处理的匹莫齐特(0.5毫克/千克)和酚妥拉明(1毫克/千克)选择性拮抗。
通过将注射剂量体积减少到0.5微升,并在视前区的不同点进行注射,更精确地确定了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敏感位点的位置。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敏感位点均位于视前区内,但它们的位置并不相同,相距0.4毫米。
向大鼠下丘脑单侧注射6-羟基多巴胺(2微升中含10微克)导致核心体温显著下降,这一作用被系统注射匹莫齐特或酚妥拉明所拮抗。
置于250瓦红外灯下0.65米处的大鼠,通过尾皮肤血管舒张对施加的热负荷做出反应,表现为尾皮肤温度升高。
大鼠在双侧下丘脑注射6-羟基多巴胺(2微升中含10微克)两周后接受测试。这种预处理显著降低了尾皮肤温度的升高,因此大鼠承受施加热负荷的能力降低。注射地昔帕明(25毫克/千克,腹腔注射)后接受类似6-羟基多巴胺预处理的大鼠也较难应对热负荷。
从大鼠脑的视前区制备三个连续切片(0.8毫米厚),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个对应多巴胺敏感位点。
6-羟基多巴胺预处理降低了多巴胺敏感位点中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地昔帕明和6-羟基多巴胺预处理选择性降低了多巴胺。
这些结果表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存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它们介导大鼠核心体温下降,但证据表明内源性多巴胺更有可能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