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dberg W, Shaligram S V
Br J Pharmacol. 1972 Dec;46(4):602-18. doi: 10.1111/j.1476-5381.1972.tb06887.x.
在未麻醉的猫身上,向一侧脑室注射0.75毫克吗啡会引起强烈的高血糖症;静脉注射时,则需要10至30倍大的剂量。两种注射方式产生的其他效应包括颤抖、瞳孔散大、睁眼、喵喵叫、兴奋期和镇痛。在兴奋期之间,猫对在其眼前移动的物体没有反应,眼神茫然。
脑室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HT)(250微克,两次)可抑制因脑室内注射吗啡引起的高血糖症,去甲肾上腺素也可抑制静脉注射吗啡引起的高血糖症。肾上腺素的抑制作用最强,5-HT最弱。5-HT不抑制吗啡的其他效应,但儿茶酚胺抑制了其中大部分效应;似乎只有镇痛和眼神茫然不受影响。
脑室内注射利血平(0.5毫克,两次)会大大加剧高血糖症以及脑室内注射吗啡产生的其他效应,但不再出现瞳孔散大和睁眼;利血平引起的瞬膜突出持续存在。
以麻醉剂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实际上消除了吗啡引起的高血糖症,但以几毫克的剂量脑室内注射时,它有双重作用:先是抑制,随后增强吗啡引起的高血糖症。这种增强可能是由于对吗啡释放的肾上腺素的效应产生了致敏作用,因为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症也增强了。
吗啡在脑室内注射产生高血糖效应时,似乎并未作用于侧脑室或第三脑室壁的结构。因此,其作用可能是在神经轴更靠尾端的部位,在中央灰质,在第四脑室底部或外侧隐窝的结构上,甚至在脑干腹侧表面附近的结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