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wood G W, Worsley-Brown P
J Physiol. 1975 Aug;250(1):1-22. doi: 10.1113/jphysiol.1975.sp011040.
采用灌流技术测量离体青蛙缝匠肌中乳酸的流出速率。在200秒内通过重复电刺激升高肌肉内部乳酸水平后,跟踪流出曲线。
外部pH值为7.0或更低时,刺激后测得的流出速率达到100 - 150纳摩尔/克·分钟。将灌流液的pH值提高到8.0会使峰值流出速率增加两倍或三倍。这种效应与所使用的缓冲系统无关,并且当灌流液的pH值改变时相当迅速地发生。这表明pH对乳酸流出的影响是细胞外的。
由于pH升高导致的流出速率增加取决于缓冲液浓度。这一事实以及灌流停止后肌肉表面pH变化的测量结果表明,在乳酸流出过程中,肌肉厚度上存在pH梯度。
在低缓冲液浓度(1 mM)下观察到的低乳酸流出速率,通过硫酸钾去极化可降低到更低水平,这表明存在膜电位依赖性成分。在pH 8.0和高缓冲液浓度(25 mM)下,硫酸钾只会略微降低流出速率。这些观察结果被解释为表明损失的一部分乳酸是以未解离酸的形式存在,并且这一部分随着外部pH的增加而增加。
有利于肌肉中氢离子和乳酸流失的条件也与抽搐张力的恢复改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