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wson W, Jessup S J, McDonald-Gibson W, Ramwell P W, Shaw J E
Br J Pharmacol. 1970 Jul;39(3):585-98. doi: 10.1111/j.1476-5381.1970.tb10366.x.
前列腺素是具有多种短期生理效应的C20不饱和脂肪酸。我们研究了从循环血液中清除前列腺素E1(PGE1)和前列腺素F1α(PGF1α)的速度以及它们随后在离体灌注大鼠肝脏中的代谢情况。
向肝动脉或门静脉单次注射放射性标记的PGE1或PGF1α,或使前列腺素通过肝脏再循环2.5小时后,测定胆汁、血液和肝脏提取物中的放射性分布。通过比较注入碳和氚标记标准物后的放射性分布,并通过薄层色谱、气液色谱、紫外和生物测定分析,推断代谢放射性产物的性质。
单次注射1-(14)C PGE1表明,肝脏单次通过时可有效清除89-95%的循环PGE1。胆汁排泄被排除为未改变的PGE1消除的主要途径,因为在胆汁中仅检测到0.3-0.8%的注入放射性。在1-(14)C PGE1再循环期间,11-19%的注入放射性被检测为交换的(14)CO2。肝脏中检测到的放射性与PGE1脱羧产生的进一步片段相关,这些片段被整合到脂肪酸中,然后是磷脂中。
用5,6-(3)H PGE1进行的研究以及与使用1-(14)C PGE1获得的结果的比较显示,排入胆汁的放射性百分比增加了30倍,这表明胆汁排泄可能是小于C20前列腺素的化合物消除的主要途径。通过用碱处理形成PGB化合物推断环戊烷环完整的证据;9-(3)H PGF1α也有类似的胆汁排泄。此外,单次注射5,6-(3)H PGE1后在肝脏(37%)和血液(43%)中检测到的放射性增加具有PGE1的溶剂分配和薄层色谱性质,但与小于C20母体结构的极性较小的化合物相关。
这些结果表明大鼠肝脏能快速摄取循环中的前列腺素。前列腺素的脱羧导致药理失活。产物排入胆汁和静脉流出物中。这些过程将缩短前列腺素注射后的效应持续时间。此外,我们从这些结果推断,这些普遍存在的内源性物质的任何生理作用可能局限于其起源组织内。